首页 > 文章中心 > 社交网络

社交网络范文精选

社交网络

社交网络范文第1篇

1社交网络诈骗的概况

维基百科上,社交网络的定义是“由许多节点构成的一种社会结构”。社交网络现在已经基本上取代了传统意义上的电信沟通,如电话、短信等。新兴的社交方式除了主流的QQ、微信、MSN等社交软件,还有近几年在大众中生活占据主要流量的社交平台,比如:微博、抖音、快手等一系列可以通过公共网络展现自己并与网友进行沟通的平台,通过私信或者关注等方式即可以获取某种联系。除了这些主打社交的平台,近年来兴起的交友软件也成为大众娱乐消遣交友的主要选择。由于庞大的用户基数和显而易见的社交关系,滋生了许多专业的诈骗团队或者新型的诈骗手段,社交网络诈骗成为了第一选择。《电信网络诈骗治理研究报告》显示,2019年上半年,虚假交友诱导网友错误认识交付自己财物的数量大幅上升,必须引起大众的足够重视。

2社交网络诈骗与传统电信网络诈骗的区别

2.1社交网络诈骗规模较小

《最高人民法院、最高人民检察院关于办理诈骗刑事案件具体应用法律若干问题的解释》规定:利用电信网络技术手段实施诈骗,诈骗公私财物价值三千元以上、三万元以上、五十万元以上的,应当分别认定为刑法第二百六十六条规定的“数额较大”、“数额巨大”、“数额特别巨大”。该解释分别从几种诈骗手段,如发送诈骗信息、拨打诈骗电话次数、造成的财产损失以及波及到的不特定群众来认定既遂与未遂以及是否具有从重处罚情节。从该解释可以看出,我国目前有关诈骗的立法主要打击的是传统上有组织、利用网络技术手段、针对不特定群众,在主观上明确具有以非法占有为目的实施的诈骗行为。但目前盛行的社交网络诈骗,并不具备这种典型的规模化的特征,有的行为人在实施诈骗行为过程中不是有组织有预谋,二者的共同点都属于非接触式、远程诈骗,但二者的规模程度与活动数量远远不在一个级别,社交网络交友诈骗,一般情况是个人通过与网友建立亲密关系后,针对该个人实施诈骗行为,实施范围规模较小、诈骗数额大小不确定,主观目的带有占小便宜的行为,以诈骗小数额金额为目的。该种情况在社交网络上居多,那应该如何界定是否构成刑法意义上的诈骗罪,这个问题值得探讨。对于我们的法律来说,在这种情形下也具有滞后性,时代的变迁与社会生活的迅速发展,我们的法律还存在空白。

2.2社交网络诈骗在司法实践中认定界限较模糊

对于诈骗罪的认定,主要从三个因素进行考量:“欺骗行为”、“认识错误”、以及“诈骗金额”。同样社交网络诈骗也应当从这三个关键因素进行认定,之所以在司法实践中认定界限较为模糊,主要是因为对于行为人“欺骗行为”的认定以及“诈骗数额”的确定存在一定困难。诈骗罪中“欺骗行为”,是一种实质性的欺骗,不是单纯性的欺骗,这种欺骗不具有正常生活中吹嘘的成分,此种欺骗行为会导致受骗人高概率的法益处分行为。“欺骗行为”是否真正属于刑法意义上的诈骗罪的构成要件,应当主要从欺骗内容、欺骗程度以及行为人实施欺骗行为的主观目的上进行区分。“诈骗金额”也是另一个在认定构成诈骗罪中比较具有争议的问题,被骗人遭受的财产损失是否与陷入认识错误有关,该如何认定遭受了财产损失?受骗人想要得到的利益与交付出的利益,相差到什么程度才能认定为构成法律意义上的财产损失?由于社交网络诈骗中,受骗人往往是基于一定的感情基础进行价值交互,所以在进行财产损失认定时不能按照纯粹经济损失判断。社交网络诈骗近一两年刚刚兴起,在司法实践中真正得到认定并进行审判实例并不多,而且我国立法中对于该种诈骗手段还存在滞后,故认定界限较为模糊。

3网络社交诈骗经典案例

3.1传统社交网络诈骗

3.1.1案例(一)

天津某男子通过在社交网络上结识一位女子,很快确立恋爱关系之后,新女友以各种理由,如吃饭、打车、各种交通费、买生活用品或购买游戏装备等各种花样借口向其索要钱款。该男子为满足心爱的“女友”的要求,讨好其欢心,不到一个月的时间,即通过微信转账或红包等方式向这位刚结识不久的“女友”进行打钱,共计8万元后,“女友”突然失联,而后该男子报警,警方侦查后,是专门以婚恋交友为幌子的跨省诈骗。

3.1.2案例(二)

近年来,随着互联网的发达,可以通过微博、微信或者QQ附近的人、摇一摇或直接搜索手机号码等不特定搜索功能,加好友,然后进行交友聊天式诈骗,主要形式有近几年兴起的卖茶小妹,行为人先化身深山里辛勤劳作耕耘的女子,然后主要目标用户是具备一定经济基础的成年男性,这类目标通常比大范围人群更好得手,利用该群体男性心理特点,且具备一定支配财物的能力,以及中国人自古以来喜欢喝茶的习惯进行有针对性的、具备一定规模地诈骗。

3.2新型的交友软件诈骗

现代社会,由于生活、学习、工作压力增大,大众心理上存在孤独和空虚感,交友软件成为大众热衷的排解情绪与寻找慰藉之处。很多诈骗团伙或者个人诈骗者正是了解到这种大量的感情需求,所以在这种类似:易信、陌陌、Soul等具有目的性的交友软件上,存在大量的骗子,小则欺骗感情,大则欺骗金钱,甚至利用该软件捕获目标用户进行违法交易。本质上仍然是通过“婚恋、交友”的目的来进行交往,进而达到骗取一定财物的目的。但是与传统的社交网络诈骗相比,交友软件平台的诈骗,不仅仅都是具备一定规模和组织的。比如某女子通过化妆、美颜甚至P图的方式,来博取交友对象的好感与喜爱,进而从交友平台上发展到微信,再对其进行索要一些财物或者礼品,甚至要求其在某些具备一定特殊意义的日子里转账、发红包。由于社交软件的不透明性,比如不能像相亲一样真实的认识到交友对象的真实面貌和身份。欺骗人以虚构自身长相、身高、体重甚至是工作学历等重要身份信息特征来欺骗对方,使对方对其产生感情后,进行一定程度的物质付出,是否能认定为构成诈骗罪,是实践中较为有争议的问题,也是近年来交友软件诈骗突出的、比较普遍的一个特点。

4网络社交诈骗构成要件认定

诈骗罪是指以非法占有为目的,用虚构事实或者隐瞒真相的方法,骗取数额较大的公私财物的行为。根据诈骗罪的犯罪构成来看,在社交网络诈骗的第一种,基本上在犯罪构成上不存在比较大的争议,犯罪团伙有预谋的实施诈骗行为。主要需要进行区分主犯和从犯以及针对诈骗金额以及诈骗诱骗行为。针对第二种新型交友软件诈骗,除了红包、转账,其他一些代付或者利用对方的关心与在乎,让对方通过网络为其付款的账单小额的外卖,稍大一点比如包包、香水、衣物、鞋帽之类,是否具有诈骗性质,在认定的时候能否构成诈骗罪中的相应数额?也不能一概而论。目前网恋情况越来越复杂,很难去区分到底是真正的网恋还是单纯的欺骗甚至是带着占有小便宜的目的接近对方。在对此类欺骗行为认定是否构成刑法意义上的诈骗罪,主要是对“欺骗行为”以及被害人的“认识错误”这两个因素进行分析。传统电信诈骗,虚构事实进行欺诈,如男人伪装成女人实施诈骗,这明显是刑法意义上的“欺骗行为”。但是如果没有对自身性别进行伪装,而是对一些如前所述的外貌特征实施隐瞒或虚构的行为,是否能认定为诈骗,要根据行为人当时实施欺骗行为的主观目进行认定,是一开始就以虚构自己完美身份来赢得对方好感进而索取财物,还是欺骗对方时主观上只是想与其交往,而在交往之后产生一些收受财物行为。第二,要根据行为人是不是针对多名对象实施欺骗,如若具备一定规模的广撒网后,均有明显的索要财物的问题,那么在一定时间内达到一定数额,极可能涉嫌刑法上的诈骗罪。

5规制社交网络诈骗的完善建议

5.1细化诈骗罪以及司法解释相关规定

从上述我国刑法中关于诈骗罪的立法司法解释以及地方规范性文件等,可以看出我国在诈骗罪规定方面,已经在逐渐完善,也对电信诈骗等网络诈骗出台了专门的司法解释,但是对于新型的、已经造成相当影响的社交网络诈骗类型,并没有做出明确的区分与规定,如何认定是否构成刑事诈骗,如何认定诈骗金额,如何认定既遂未遂,这些都值得思考和讨论。社会在逐渐发展,法律虽然具有滞后性,但应随着社会而发展,网络社交已经成为大众社交娱乐的主流,新型事物的出现,也会伴随很多问题,网络交友在给人带来消遣、便利的同时,我们也要解决问题,规避风险。

5.2落实网络平台责任

社交平台监管不力是导致社交网络诈骗如此猖獗的重要原因。目前几乎市面上所有的交友软件的准入无门槛化,只需一个手机号即能完成注册。对网络社交诈骗的治理,要加强网络社交平台的监管责任,对用户注册进行审核、实行用户实名制、完善举报机制、建立用户黑名单等,通过完善技术对诈骗者进行追踪、加强用户信息保护,平台应承担起主要的社会责任。

5.3提高普通大众个人信息保护意识

提高大众防诈骗意识,可以从源头上杜绝网络诈骗发生的可能性。在社交网络平台诈骗的受害者调查中,被害人的平均年龄相对年轻化。行骗者有目的和手段的针对被害人的心理弱点实施诈骗,注重物质享受、好高骛远、贪慕虚荣、生活中对个人信息以及自我保护意识不强、不肯脚踏实地工作学习、期盼天上掉馅饼之类的人群极易受骗。所以用户在使用社交软件同时,提高自身防骗意识、切勿贪小便宜吃大亏。

6结语

社交网络范文第2篇

网络社交平台营销是随着腾讯于上个世纪末推出QQ即时通讯工具后,于2005年渐次进行商业化的运营拓展并初步形成有效的商业运营模式,腾讯又于2011年推出微信这一基于熟人社交的聊天工具,网络社交平台品牌营销的价值尤为凸显。研究网络社交平台营销的利弊与策略,可以帮助我们更好的利用网络社交平台进行企业的宣传推广、品牌塑造、产品展示、定向营销等工作。此外,也有助于促进网络宣传平台的规范化,营造一个良好的网络社交宣传推广环境。在网络社交平台发展的过程中,其他的网络社交平台也逐渐进入市场提供服务参与竞争,如网络社交平台、来往、陌陌等,随着网络社交平台兴起,基于网络社交平台的新兴的营销模式逐渐成长壮大,其多样化的营销手段、针对性的营销特点、点对点的营销优势越来越被企业所认同。

2网络社交平台品牌营销存在的问题

随着智能手机和平板的广泛使用,人们日常生活的大部分时间花在手持式移动通讯设备上,网络社交平台也被越来越多的人所知悉。网络社交平台下载量和访问量也急剧增加,间接的为网络社交平台营销制造了有利的市场。企业网络社交平台品牌营销,是指企业在公共开放网络社交平台注册后,与同样注册网络社交平台的“朋友”不受距离的限制形成一种联系,网络社交平台营销是企业与客户之问交互重要渠道,也是连接线上线下的天然枢纽。人们逐渐习惯了网络社交平台客户端上网方式,而企业通过推出固定的产品推广信息,由此实现了点对点的营销。基于网络社交平台,企业营销策略普遍存在以下一些问题:

(1)网络社交平台其最主要的特点之一是平台的开放性,也就意味着网络社交平台的进入门槛较低和资质审查相对宽松,因此存在着一定的泥沙俱下的情况,如何在漫漫网络社交平台上建立受众对于企业的信用和信任是企业品牌营销策略面临的重要问题。在海量信息的网络社交平台中,企业的信息很容易被淹没,企业要做好用户的分类,应当结合自身实际,针对不同的营销活动采用不同的网络社交平台营销模式。网络社交平台的目标受众都是主动选择关注网络社交平台公共账号的用户,企业要首先对于网络社交平台的这一优势,也即选择“窄众化”的传播方式,从而为精准营销奠定基础。

(2)网络社交平台信息扰民仍然是急需解决的问题。传统平面媒体或者电视媒体等的传播往往是灌输式的消息推送,而目前营销网络社交平台初期也基本是完全通过广告盈利,就目前来看,大多数网络社交平台用户都是基于自己的兴趣,关注企业的网络社交平台公众平台,而很多企业没有摆脱过去长期形成的营销思维的禁锢,通过海量的信息推送集中直接的广告,甚至不乏一些较低俗的广告和产品,忽视甚至漠视用户感受。由于不感兴趣或者不实用的信息,埋没了自己朋友的网络社交平台,很容易引发公众反感继而取消关注,不仅难以实现广告目的,也会带来自己关注用户的迅速下滑。

(3)网络社交平台归根结底是一种超脱时空大社交的沟通媒介,很多企业在营销策略定位上并没有充分认识到网络社交平台的这一特点,单纯将网络社交平台视为广告的推送平台,对于营销方式,网络社交营销平台中盛行“内容为王”和“眼球营销”的思想,认为新颖独特有价值的内容是打造成功网络社交平台品牌营销的最重要因素,甚至采取夸大其词、虚构臆想等手段以达到哗众取宠的效果。对于营销手段,网络社交营销平台中企业营销策略往往依托传统会员制的营销而进行,并不适应现代人快餐化的信息消费习惯,往往简单停留在如会员生日来临之际,通过短信或电话问候或提供优惠等等这些初级层次的与受众之间的交流。诚然,有利有趣的信息是吸引用户的不二法门,但是网络社交平台其主要的功能依然是社交,其平台界面空间限制了营销广告的内容和推送,而且长期提供个性而又独特的营销内容,将耗费巨大的人力和时间,也难以跟上热点的更新速度。

(4)针对社交群体和社交方式细分,不同的网络社交平台其针对的社交需要和交互方式是不同的。网络社交平台营销分为三大模式:植入广告模式、用户参与模式、购物网站移植模式。植入广告模式是在网络社交平台中进行广告的显性或隐性的广告植入,从而提高品牌知名度、吸引更多的用户关注。用户参与模式是在网络社交平台上进行应用的开发和植入,供用户下载,用户主动了解产品购物,侧重于用户体验,用户可以全方位理解产品信息。网站移植模式是依托网络社交平台,借鉴现在各种购物网站如淘宝、美团、当当等的经验,进行品牌推广和产品销售。很多企业在营销策略上依然是对网络社交平台参与人群缺乏充分的认识和理解,对社交需要把握不充分,对交互方式没有清晰的构架和利用,难以达成精准营销的效果。

3基于网络社交平台的企业营销的策略建议

3.1注重营销内容整合

在选择内容和形式上需要格外注意策略。作为企业网络社交平台公众平台,其代表的不是个人,而是一个企业或品牌的形象展示,想要维持一定的形象和关注,从一开始就不能将网络社交平台公众平台简单的界定为带有浓重广告色彩和意味的存在,需要选择与自己企业宣传主题相契合的广告内容,在传播内容方面,要注重整合,用更加人性化的方式来。如此营销策略更有针对性,效果更好,也有利于形象维护和品牌推广。

3.2构建以用户为中心的营销模式

营销策略要树立用户在企业公众平台中独特而又无可取代的地位,确定“用户为王”的营销指导思想并以此构建营销模式和提供服务。用户的反馈与建议,反应了消费者对于产品的需求,能有效的充实和补充大量广告中覆盖不到的信息,甚至能刺激潜在消费者的消费欲望和消费需求。网络社交平台作为新的营销工具,要注重与用户的互动,以用户为中心是企业长久、稳定生命力的保证。

3.3强化精准营销

社交网络范文第3篇

关键词:社交网络;后现代;广告;社会化营销

在人人都有自由发声权利的Web2.0时代,以微博、SNS、微信为代表的社会媒体,已经深入到社会生活的各个领域,人们热衷于活跃在社会化媒体中及获取信息,维护社会关系。社会化媒体是基于用户社会关系的内容生产与交换平台。在该平台,内容生产与社会交流相互融合,社会关系与内容生产相结合。社会关系的维持需求促进社会化媒体平台上内容的生产,换个角度,社交平台中的内容也在变成连结人们关系的纽带。再者,社交网络平台的主角是用户,而非网站运营者。传统的网络广告形式停驻在点击型、浏览型,随着移动互联网的到来,社交网络与用户的粘度持续上升,对此,广告主对社交网络广告不断尝试,社交网络广告形成了更多新颖、多变的广告模式。社交网络平台中的广告作为社会文化形态的一部分,总会受当前社会文化的影响,也会影响到社会文化的发展轨迹。参考文化转型的表现与广告创意及传播的发展,能够发现一种对位发展的关系。社会网络广告所具有的多元化、去中心化、数字化、交互性等特征,及其特有的口碑营销、病毒传播、熟人效应、话题营销等传播形态,也正印证着中心离散,主体泛化,多元化叙事等后现代特征。

1社交网络广告的后现代主义特征

1.1主体泛化的广告传播

传统的网络广告形式停驻在点击型、浏览型,它将广告信息固定在广延性的载体,比如平面弹窗广告,影像插播广告等,并以类似于传统媒体广告的单向传播的姿态向消费者展示。这样的广告推广方式具有稳定的形式,专业的洞察和深刻的内涵。这种创作方式把平面广告、影像广告看作是作为主体的广告主对推广理念、广告关键信息的表现、再现或改造,在传播交流过程中,消费者只是扫看或聆听,是一种“虚假”的在场。然而,社会化媒体作为内容生产与交换的平台,制作、及传播信息的权利被分配到更多人手中。Web2.0所形成的“去中心化”,表现在传统上由政治经济利益集团所掌握的媒体发言权转移到个人手中。社会化媒体受众的民主和参与意识逐渐觉醒,对信息的接受不再盲目受精英、政治经济利益集团灌输和支配,而是自发参加到信息的传播和媒介文化的建构中。社交化媒体已经不仅仅是消费者和接收信息的平台,同时也是消费者参与社会的社交服务工具。在这样的环境下,受众的地位得到提升。受众不是广告的被动接受者,表现在广告传播上,网民直接参与传播,受者和传者身份随时改变。比如,在2014年8月的“ALS冰桶挑战”,一个意在帮助“渐冻症人的群体公益活动”,这项活动要求参加的网友将冰水淋遍全身,并拍摄成视频,上传到社交网络。参加者参照规则完成冰桶挑战后,可以点3名其他人参加这个挑战,被邀请者必须在24小时内接受挑战,如若不接受需捐出100美元。该理念推广及资金募捐的线上活动,通过设定规则,利用名人效应,在社交网络上迅速发展成一个全球热门的社会事件,让网友接触“肌肉萎缩性侧索硬化病”这一罕见病症,并通过该活动达到募款效果。在这个活动过程中,受众与广告商、推广方形成一个协同合作的群体,积极参与广告创意的意义重构,主动二次传播。

1.2中心离散的社会化营销

后现代主义彻底反对权威主义,反思想权利话语,抵制“专家理论”所谓的权威,反对各种形式的专制垄断和霸权。在传统的广告创意传播中,受众只能被动地观看广告,并未真正形成消费者与品牌之间的对话和交流。而在社会化媒体中,涌现出大量的社会化营销。基于社交网络所形成的社会化营销,客观上寻求平等、自由地传播与互动,脱离传统媒体的中心惯性思维方式,向聚合资源、整合营销新思路转变。在社会化媒体营销中,广告主积极建架品牌与消费者之间的沟通桥梁,提倡创新,鼓励整合营销,促使更多网络用户参与到营销活动中。在这样的环境下,社交网络出现大量UGC——用户制作内容,企业和消费者协同创意,共同完成广告创意内容,比如可口可乐昵称瓶活动,源自聚美优品广告的“陈欧体”,新西兰航空在它自身的社会化媒体平台上开展了“‘纸’要有创意”——制作纸质机模的线上活动等。最后,创意回归人性、个性。此外,在自然的社区氛围中,众智、众筹、众创的广告、营销创新大量涌现。营销创新,让消费者和品牌“死党”完成产品的营销推广,比如小米社区的建设;内容创新,让目标消费者决定产品在广告中的广告诉求和核心概念;产品创新,基于社会化媒体的用户驱动产品创新,品牌与用户一起创造需求,让潜在消费者、品牌“死党”和极客参与产品创新。

2后现代语境下社交网络广告传播策略

2.1建构好玩、互动

广告形式把握社交网络的主体泛化特征,在这样的传播环境下,将每个用户转换为传播者,是加强广告价值的关键。通过调动消费者的某种情绪,激发起其攀比心、虚荣心、好奇心等,建构好玩且互动的广告形式,让消费者愿意为品牌或产品信息进行再一次的传播与扩散,形成消费者间的互相影响。在此过程中,传播广告主题,增强广告影响力和说服力。对此,广告形式应考虑如何提高受众的参与度,如何变得更加好玩。在互动参与的过程中,消费者与品牌的距离拉近,加强了两者之间的直接联系。比如,线上话题与线下品牌活动化相结合,线上活动与具体产品的销售相渗透。基于游戏与广告信息的关联性,将交互性游戏与品牌广告诉求融合,提高受众的粘附度,植入广告信息。

2.2用户驱动

广告创意创新在中心离散的社交网络传播背景下,社会化媒体所产生的社会化营销,各自的语言实践和交流互动成为后现代生存状态的表现方式。对此,品牌形象塑造广告及产品信息广告应该鼓励消费者参与创新,形成众智、众筹、众创的广告思维,驱动用户开展广告创意创新。在广告创意形成过程中,建设渠道让目标消费者影响或决定广告的核心诉求;在广告创意传播过程中,建立渠道形成线上线下互动,促进消费者参与广告创意,激发消费者的创新创作热情,促进二次传播;在品牌形象形成过程中,建设自然的社区氛围,驱动消费者和品牌“死党”完成产品的营销推广,比如话题营销、口碑营销、社区建设等。

参考文献:

[1]彭兰.社会化媒体时代的三种媒介素养及其关系[J].上海师范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13(03).

[2]王嘉颖.试探析国内当下网络自媒体传播模式的后现代主义特征[D].上海:复旦大学,2011.

社交网络范文第4篇

关键词:社交传播;爆款新闻;传播机制

“爆款”原指销量突出的服装款式。随着互联网的发展,尤其是社交媒体平台的异军突起,“爆款”一词被广泛运用于各行各业。传媒领域,伴随媒体融合发展,各级机构媒体在媒体融合探索中生产了一大批爆款产品。在社交化传播的大背景下,新闻爆款产品的传播过程,是对新闻事件进行多层面解读、多形式表达、多渠道传播的整合传播过程,是传播主体通过积极的策略汇聚各种社交媒体优势,让传播效果最大化的过程。本文将从爆款新闻产生的社交媒体环境、社交传播特点、社交传播路径等几方面进行探究,以更好地理解和把握信息传播社交化背景下的新闻传播特点。

一、爆款新闻形成的社交媒体环境

社交媒体,是指以用户关系为基础,进行内容生产与交换的网络平台。当下对爆款新闻进行传播的社交媒体,主要包括即时通信工具、视频社交平台、社群社交媒体以及综合社交媒体,它们共同形成了社交传播的媒体环境。这些社交媒体通过用户群体的相互渗透,以及内容的相互借势,形成了爆款新闻的传播体系。了解不同社交媒体的传播特征,是把握社交传播的基本前提和要求。微信,是目前大众使用频率最高的即时通信工具。作为社交媒体,它是一种熟人社交,是人际传播在网络上的体现。微信朋友圈传播的本质是病毒式传播,通过人际交往的“六度空间”理论,显示传播的“裂变”效应。在朋友圈进行交流,用户的话语权相对平等,由于其在主观上更加关注情感连接,因而在观点表达上更倾向于求同。熟人社交让用户在使用微信时,更在意自我呈现和印象管理。也正因如此,微信中的信息更具可信度,更容易获得用户的心理认可。微博,是一种以内容为纽带的综合社交媒体,其传播结构是“个人中心”+“内容关联”,是基于社交关系进行信息传播的公开平台。微博的信息传播过程是蒲公英式的扩散过程。话题在微博上后,会有积累期,在这个过程中,通过意见领袖的参与和号召,围绕这个话题形成多种信息与意见交流。当这个话题的转发量积累到一定的临界点,信息传播就会出现爆炸式增长。目前,微博是大多数突发事件或现场的首发传播平台。因其热搜功能具有的广场效应,聚集了不同受众关注共同话题。可以说,微博已经成为当下用户获取外界信息、关注社会热点事件的主要社交平台。原创弹幕视频网站哔哩哔哩(下文简称B站),是年轻用户高度聚集的视频社群社交平台,用户平均年龄为21岁。B站的传播特点是圈层传播,构筑圈层文化,提供年轻人感兴趣的各个方面的内容,同时构筑弹幕文化。弹幕功能突破时空限制,在用户观看视频时形成共时关系,营造出一种群体观影氛围。很多社会热点会被B站的用户进行二次加工,这些被加工过的产品伴随社会热点再次传播,从而推动话题不断扩散。抖音,是短视频社交媒体的代表,具有较强的媒体属性,重视内容创造和品质。抖音平台的爆款逻辑是通过算法实现的,平台根据算法得出的分值,给产品分配流量。一条视频基于内容质量、创作者粉丝、用户兴趣等获得初始流量。然后根据初始流量的反馈结果,包括用户点赞、评论转发、完播率等指标,使产品获得第二次流量推荐。这种平台算法将最适合的内容推送给用户,进而打造爆款,实现内容的“C位出道”。抖音传播的核心理念建立在优质内容基础之上,其次考虑创作者与用户的社交关系。因此,产品质量是能否形成爆款的先决条件。不同的社交平台有着不同的传播特点和内容要求。因此,在打造爆款新闻时,要适应这些平台的特点,在创新产品形态的同时又能与平台形成合力。

二、爆款新闻的社交传播特征

虽然社交平台的传播规则各有不同,但内容都是面向用户的。用户对产品内容的选择虽有个性化的一面,但从以往的爆款产品来看,体现更多的是用户选择的共性。因此,要打造爆款新闻,就要研究爆款产品传播中的共性元素。

(一)讲述唤醒受众共同价值观的故事

新闻的故事化写作能让“报道事件化,事件人物化,人物命运化”。在社交传播中,用精心讲述的故事唤醒受众共同的价值观,是爆款形成的重要因素之一。不过,讲好故事并不简单。故事分为三个层次,即故事本身、故事背后、故事本质,爆款产品要通过这三个层次,唤醒受众的价值观。2019年,抖音爆款短视频“让孕妇插队”,点击量8000多万。当时抖音的日活用户约4亿,8000多万的点击量意味着当天有约20%的用户观看了这条视频。那么,这个故事是如何唤醒受众共同价值观的呢?具体从上述三个层次分析。第一,故事本身:“有人让孕妇插队,导致所有人都为此重新排队的故事。”为什么用户会关注这个视频?第二,故事背后:“如何看待插队这件事?”大家其实都很讨厌别人插队,但当有人为孕妇插队做出牺牲时,我们如何去对待他人的牺牲?第三,故事本质:“插队是否道德?”基于对道德的探讨,越来越多的用户关注这件事。“平等”“正义”“互助”“道德”这四个词在日常生活中是很空洞的词,但融入到故事里,却让我们觉得它们其实就蕴含在我们的生活小事中。这也正是这条短视频成为爆款的主要原因。简单地说,要打造爆款新闻,就要确保所讲述的故事能够唤醒受众共同的价值观。

(二)传播贴近生活、接地气的内容

生活中往往最纯粹的东西最能打动人心。用户在社交网络上的任何行为,都是其自身生活经验的映射,也会受到相应的影响。在这个“内容为王”的时代,内容生活化是爆款必备的因素之一。内容贴近日常生活,才能激发人们的潜在情感。微观生活叙事比宏大政治叙事更能吸引用户的关注。换句话说,新闻产品只有借助生活语言进行传播,才能真正打动用户,才能对用户的现实生活起到导向作用。内容如何接地气、贴近生活?主要有两方面:一是内容生活化。来源于生活的新闻最动人,社交传播中的爆款新闻产品很多素材都来自现实生活,只有和用户生活密切先关的内容,才能获得用户的认同;二是表达方式生活化。随着用户碎片化阅读习惯的养成,通俗易懂、生动活泼的生活化表达方式,是新闻产品第一时间吸引用户关注的关键。近两年异军突起的生活化Vlog,通过短视频中生活场景的披露,增强了社交双方的陪伴感和参与感,促进了双方的情感共鸣和关系的形成。其高关注度让我们看到了用户对于更具沉浸感的日常类内容的喜爱。2019年“@耀扬他姥爷”以59天涨粉551.6W的战绩成功捕获了大众的注意力。在由外孙耀扬手持拍摄的一系列生活日常视频中,一个立体的老顽童形象跃然于屏幕之上。传统媒体在这方面也做了很多尝试,并取得了不错的效果。2019年,央视新闻了康辉的第一支Vlog。用亲近的第一视角,一边唠嗑,一边原汁原味地展示其出行前的准备细节。康辉的这支Vlog,在微博平台收获了150万点赞,8.4万转发;在B站播放量破150万;抖音的喜欢量破50万。此外,人民日报推出的爆款产品“中国一分钟”系列微视频,从每个人都切身可感的生活小视角切入,用直观的画面展现每一个普通人为了过上美好生活,不断拼搏的过程。

(三)增强互动性

在社交化传播中,每个用户都是传播的节点,他们不仅是新闻产品的接收者,同时也通过产品的社交分享来展现自我、表达自我。正是由于这种“受”和“传”的双重属性,激发用户参与互动,成为爆款形成的重要因素。有学者认为,“当前传媒业所面临的一个重要问题,就是我们传播的内容是否能够有效嵌入用户的社会关系网络。如果在这个环节出现问题,就可能死在社会传播的最后一公里。为了让内容具有穿透社会关系渠道的魅力,就必须要在内容要素中注入更多的关系要素和场景要素”[1]。这里提及的“关系要素和场景要素”,指的是媒体在打造爆款新闻时,为刺激用户参与互动的欲望所作出的努力,包括提升产品的感官刺激、情绪刺激等。2017年,人民日报推出H5产品《快看呐!这是我的军装》。该产品上线仅10天,浏览次数突破10亿,独立访客累计1.55亿。由于H5参与简单方便,制作技术门槛不高,大大提升了普通人参与的广泛性,带动了无数个“我”参与模仿。并且,网友将自己的军装照分享在各个社交媒体平台上,带动更多人参与其中。还有2018年清明期间,中国青年报推出的H5产品《今天,请给他们一分钟》,H5的交互功能成功地激发用户参与互动。仅3天时间就有1398万名网友为英烈默哀,微博话题阅读量超过5亿次。正是这种高参与度、高互动性的形式,促成了产品在社交网络的裂变式传播。

(四)调动用户情绪,激发情感认同

“意识形态传播过程不仅仅是一个认知信息的传递过程,更是一个情感信息的感染过程。”[2]实际上,人们的情感存在于生活实践的各个方面,其思想和行为选择必定会受到情绪、情感和心态等影响。社交网络是一个拥有海量信息的平台。在这个平台中,用户往往只对自己偏好的信息有敏感度,当某一信息触发用户的情感共鸣,便会爆炸式的在整个社交网络中扩散。因此,从某种意义来说,爆款的形成不在于内容涉及的特定话题,而在于是否能激发用户的情绪。或鼓舞人心,或令人愤怒,或幽默搞笑……只有用户情绪被激发,才能促使用户去分享。分享的人越多,新闻产品的曝光度就越高。以“军装照”产品为例,细观其情感认同和情绪调动在社交传播中发挥的作用。首先是产品新颖,上传照片就能生成属于自己的军装照,而且还是各年代的照片,这对于没有当过兵的人具有很大的吸引力,用户的情绪随之被调动起来。加之产品美化效果,让用户乐意在朋友圈“晒一晒”。基于情感认同,越来越多的人在看到别人分享的军装照后也想尝试,于是促成了朋友圈的社交裂变传播。这其中,对军人的崇拜和敬仰,以及不少人童年的“军人梦”,都是非常重要的情感因素。再看央视爆款“中国一分钟”系列微视频,产品用共情触发情感共鸣。内容上深挖行业发展成就、地方风土人情,激发用户的自豪感;形式上通过具体细微的画面、直观可感的数据,刺激用户的感官,调动情绪,从而凿穿主旋律内容与受众之间的隔离墙,形成爆款产品。

三、爆款新闻的社交传播路径

爆款新闻产品在社交媒体传播的路径是比较清晰的。按照信息在社交媒体传播中影响人群的层级化扩散趋势,大致可分为三个阶段,即基础传播、跨渠道传播、人际传播。基础传播阶段,爆款新闻产品的传播规律遵循病毒式传播的路径。在这一阶段,产品最重要的任务是不断地找到对产品感兴趣的人。这些人是信息的首批传播者,是产品下一步扩散的基础。因此,在哪个社交平台推出何种类型的新闻产品,相当关键。随着社交媒体的快速发展,各大社交平台已形成垂直细分的格局,这些平台将整个社交网络切割成一个个细分领域。这种态势客观上增加了传播的难度,媒体要生产更多形态的产品去适应平台。但同时也有有利的一面,能让我们更容易找到对产品感兴趣的人,让产品在“易感”群体中得以快速传播。爆款新闻产品在垂直社交媒体积累了一定量的传播效力后,传播路径随之发生改变,进入下一个阶段——跨渠道传播阶段。产品突破原本的传播渠道,向应用人群更广泛的综合社交媒体平台扩散。这个阶段的传播动因有二:一是平台对热门议题的内在需求。当一个热门议题出现,各社交媒体平台基于对爆款内容的渴求,平台内容提供者会自发的,根据平台用户的阅读特点和需求,以不同形式和风格对议题进行二次创造。在平台借势热门议题吸引更多用户的同时,产品再创造传播也推动着议题获得更多的关注度;二是平台内部“大V”对优质内容的需求。“大V”是在社交媒体传播中为其他用户提供信息,同时对其他用户施加影响的活跃分子。作为自媒体与大众传媒的连接点,“大V”在社交网络中拥有很强的影响力,他们能推动新闻发酵,促进新闻传播。爆款新闻产品离不开众多“大V”的关注,他们进行话题发酵,加强了话题的热度和深度。正是依托以上两大动因的助力,跨渠道传播阶段的传播才能在短时间内产生裂变式效果,让新闻产品迅速成为社交平台的热门话题。社交传播的第三阶段是人际传播阶段。这一阶段产品的传播路径再次发生变化,开始向即时通信应用渗透。比如微信,用户开始主动向周围人群传播,传播“裂变”效应开始显现。从某种意义上讲,爆款新闻产品的真正成功,在于进入了用户的日常交际圈。一旦产品得到认可,信息将从一个点开始,呈散射状线性传播,也就是转发、分享、多人转发、多人分享、更多人转发……这种链式传播路径将使传播数量呈几何级数增长,千万级甚至亿级阅读量的爆款产品随之产生。总的来说,社交传播的三个阶段主要基于产品的传播影响层级,并不是从产品的传播时间先后来划分的。在爆款新闻产品的实际传播中,这三个阶段是可以同时发生的。人民日报在“军装照”产品时,就同时选择了三个路径:一是人民日报客户端在当晚八点进行了推送;二是创作团队在个人朋友圈的转发分享;三是人民日报微信公众号于第二天早上在“新闻早班车”进行推广。当产品传播出去后,首先引爆的是用户通过朋友圈的分享,而后才是平台间的跨渠道传播。

四、结语

本文通过对爆款新闻的社交传播路径的研究,探寻其社交传播的特点,为正处于转型中的传统媒体提供思路——在社交化传播的大背景下,新闻产品的生产机制也需要随之调整。在策划新闻选题时,要针对不同社交平台的传播特点和内容要求,推出适应平台用户的社交新闻产品。当各个社交平台的传播形成合力时,新闻事件的传播效果才能实现最大化。

参考文献:

[1]喻国明,景琦.传播游戏理论:智能化媒体时代的主导性实践范式[J].社会科学战线,2018(1):141-148,2.

社交网络范文第5篇

【关键词】社交网络重叠词AABB式

重叠是使某一语言形式连续重复出现的语言手段。被重叠的基础形式叫基式;重叠出的新形式叫重叠式。现代汉语普通话里,形容词的重叠形式主要有AA、ABB、AABB等几种格式,其中以AABB式最为典型。在汉语双音节形容词中,并不是所有的词都可重叠构成AABB的形式。有学者认为声母相同或韵母相同的双音节单纯形容词不易重叠成AABB式;有学者认为有量的变化或本身可自控的形容词,会更容易重叠;亦有学者认为有些重叠词并不是原本单词的重叠式,如“大大小小、前前后后”不是“大小”和“前后”的重叠,而是一种叠加式。可见,叠词的使用是有一定的语法要求的。

一、AABB式重叠词使用现状

随着社交平台的发展,一些被前人断定为不符合重叠条件和语法规范的双音节形容词在网络社交语言中被广泛使用。很多这种不规范的AABB式词语,大量地存在于口语或微博语料中,对于使用母语者而言,也很难判断出它们的不当之处,并且在某些语境中,不重叠使用这些形容词,反倒会让人怀疑句子的完整性。同时,商家为了吸引受众的注意力,也多次使用这种“环境友好”的表达方式,例如:(1)生活总是让我惆惆怅怅。(2)减肥困困难难。(3)我可可爱爱惹人爱。(4)陪我奇奇怪怪,懂我可可爱爱。根据严格的语法规则,这些叠词均属于不规范用法,如“惆怅”是复音节的单纯词,将音节拆开没有意义,且其表达的意思较为抽象,故不能重叠;“困难”是兼有名词性质的形容词,重叠能力弱;“可爱”是附加式形容词,这类词语的整体意义主要集中在某一个音节上,另外一个音节几乎不承担词义。在BCC语料库中,仅有1条“惆惆怅怅”的语料,0条“困困难难”的语料,141条“可可爱爱”的语料;在CCL语料库中,未检索到任何相关语料。

二、网络社交中AABB式叠词的应用理据

(一)汉语自身的对述性

我国语言学家沈家煊认为:“汉语的句子不必过多强调主谓完整,词与短语孤立时成立与否也不重要,形式上有规定的是结构中存在的对述性,包括对仗、押韵等等。它打破了词语搭配之间的约束,从而让语言在使用中出现韵律之美。”许多双音节形容词按照传统语法规定是不能重叠成AABB式的,但当它们进入到对述格式中,从语感的角度上看,甚至会比规范用法更符合人们的表达需求和使用习惯,例如:(5)白天开开心心,晚上惆惆怅怅。(6)白天我是开心的,晚上我却很惆怅。例(5)是日常生活中常见的不合乎规范的重叠案例,例(6)是主谓齐全,且没有违规重叠的规范表达,且例(6)在传递的信息量方面和例(5)几乎没有差别。但例(6)的表达效果显得啰嗦生硬,语感上也不顺畅,例(5)由于采用了对仗和押韵,表达效果明显更简明活泼,有很强的感染力,符合中国人的语言习惯和审美取向。AABB叠词本身带有律动感,因此其本身带来的音节重复、叠加会使原本枯燥的单音节字词变得鲜活,韵律之美应运而生,人们使用起来亦是琅琅上口。

(二)满足填充语境信息的需求

陆丙甫(2016)认为:“形容词重叠式能在具体的事件性场景中对事物的声、色、形、貌或动作的情状方式进行足量的描绘。”媒介本身是一个冰冷的传播工具,情感的加持能让其焕发人性的光彩。人们在网络文字交流过程中,一些辅助性的语境信息较难及时传递出来,一定程度上会影响人们对完整信息的接收。试比较下面两个句子:(7)我爱你,所以才会冒出这种奇奇怪怪暧暧昧昧的想法。(8)我爱你,所以才会冒出这种奇怪暧昧的想法。例(7)通过重叠,增加了说话人娇嗔、害羞的语气,帮助听话人理解到说话人对待感情的一种非常珍惜和小心翼翼的少女心态。例(8)则不能明显感受到这额外的语境信息。这帮助人们更好地表情达意,基于填充语境信息的需求,也会不断地创造出新的形容词重叠式,并频繁使用。在网络上,身份、地位、年龄、性别都不再重要,人们可以给自己选择一个自由的角色。AABB式叠音词的运用既可以使网民们的心灵得到放松,又可以让网络语言显得更加俏皮可爱、更加亲昵、更加非结构化,这是人们渴望单纯本性的心理进而选择的一种表达方式。

(三)求破立新的心理作用

新兴双音节形容词AABB式用例大都起源于网络语料,而网络使用的主要群体是年轻人。技术的进步致使年轻人的审美方式变得电子化,让如今的年轻人都更希望摆脱刻板保守的束缚,追求自由个性的解放。在语言表达方面,也是从个人的感受、情绪出发,不再满足于循规蹈矩的语言模式,希望能突破语法常规引进或创造出新的表达方式,彰显自己的个性,也因此被广泛创造和接受。这一点在“粉丝文化”中表现尤为明显,例如赵丽颖的粉丝喜欢叫赵丽颖“颖颖子”、张国荣的粉丝往往用“哥哥”来称谓张国荣、包括去年大火的综艺《青春有你2》里每个练习生都有各自粉丝为他们取的叠词代号等等。

三、网络社交中叠词使用的风险

网络中非规范结构的叠词让人们找到简单有趣的表现形式,从而更加积极充分地展示自己,为他们的生活增添了色彩。同时,这类用语非正式的风格本身也无法规范到传统用语之中。一是影响传统语体。网络空间的发展带给青年众多的参与性,从而形成了具有集体认同的文化社群。以“小心”为例,网民们更愿意在社群交流中使用“小小心心(的)”去营造一种神秘的氛围,以致传统语体里的“小心”鲜有人提及,“小小心心(的)”取而代之。这让原本中性的词汇变得彻底趣味化,改变了传统语态也让词语在使用过程中出现意义表达的失衡。二是过度恶搞。重叠词作为一种能够给人们心灵带来温度的表达形式,在很早以前就被注意过。有许多新闻标题尝试运用这种形式展示出一种韵律之美,而有时过度追求这种娱乐性,频繁恶搞,让受众产生审美疲劳,反而会使内容本身的表达荡然无存。三是令使用者角色模糊。社交网络中的重叠词在过度使用的过程中往往会导致角色模糊现象的出现。许多现实中的强关系也会在网络重叠词使用中被消解,诸如男女之间、上下级之间、父母子女之间等等。值得注意的是00后这一群体作为与新世纪相伴而生的新一代,他们自出生起便体验着网络创造的虚拟世界,也是出现角色模糊的重点人群。

四、辩证看待网络中的叠词现象

人们对于网络用语与日常用语的边界正在消解。然而,在叠词的使用上,我们仍要保持一定的规范性以避免在交流中出现的一些不必要麻烦。结合大量的语言实践研究,那些不符合传统用法的AABB式词语,有一部分最终会被规范的用法取代,还有一部分则是被人们频繁使用,最终成为一种特殊的语法现象。

参考文献

李劲荣、陆丙甫2016《论形容词重叠式的语法意义》,《语言研究》第4期。

段德宁2017《试论语图修辞研究——兼谈两种语图互文修辞格》,《内蒙古社会科学》(汉文版)第4期。

赵呈晨2018《文化协商:代际沟通视角下的网络语言传播研究》,《中国青年研究》第11期。

赵呈晨2020《传播社会学视角下的网络语言流动与再生产研究》,《东南传播》第1期。